热门关键词:
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加快突破,已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24个、总投资960亿元,其中百亿元项目3个;中新苏滁高新区展露新姿,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元,累计招引产业项目超300个,努力打造省际合作的典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开通运营,滁宁同城化正从梦想照进现实,星空体育登录“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形成;南京知名医院、学校纷纷在滁州设立分院(校),开展紧密合作共建,让滁州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教育资源……
近年来,滁州市始终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创新完善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与沪苏浙地区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探索“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同时,以“融圈进群”为方向,以省际毗邻地区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为重点,深度嵌入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借东风、搭平台、促合作,全力打造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前,滁州市有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全省第一。近三年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超800个,实际到位资金居全省第一。滁州市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正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重要一极。
滁州市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坚定不移东向发展,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勇当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排头兵”。
跨区域“牵手”,打破的是常规,创新的是机制。滁州市借力政策东风,持续深化与沪苏浙地区对接合作,与长三角地区共绘“一张蓝图”,共同编制《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滁宁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战略规划》等规划20余个,在空间发展、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上与合肥、南京无缝衔接,努力实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推进、一体化管理。
近三年来,滁州市党政代表团16次赴沪苏浙考察交流,先后选派50余批近300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锻炼“取真经”。与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实现党政代表团常态互访;与南京、苏州等地建立常态化议事协商机制,高位推进跨区域重点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在全省率先启用,与沪苏浙城市合作实现县(市、区)、园区全覆盖……
滁州市以建好合作平台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主动作为、星空体育登录率先突破。顶山—汊河、浦口—南谯2个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滁宁两地签署“1+2”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宁滁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建立“领导小组+管委会+开发主体”管理运作机制,双方共编规划、共设基金、共建园区、共同运营。启动建设以来,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24个、总投资960亿元,其中百亿元项目3个,分别为捷泰新能源、飞利浦空调、晶隆半导体。天长—六合、明光—盱眙2个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多点发力,一大批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在全省率先揭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已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超248亿元。此外,还依托合肥都市圈辐射带动,共建合滁定远、全椒两个合作园区,串起了滁州发展的“聚能环”。
滁州市全面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高标准打造中新苏滁高新区,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元,累计招引产业项目超300个、75%来自沪苏浙地区,入驻各类市场主体700余家,努力打造省际合作的典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截至目前,滁州市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全省第一。
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是“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滁州推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八大产业链,积极引进培育上海、苏州、南京等地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集群式发展,积极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聚集地。近三年来,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超800个、实际到位资金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市、区)全覆盖。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产业加速壮大,连续3年举办全国光伏行业大会(论坛),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10家落户滁州,去年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产值1362亿元、增长56%,正全力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区域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协同发展的关键。围绕合作共建,滁州市加入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和“双创券”试点区域,与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政府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探索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打造“研发制造飞地”等。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案例获评“全国百佳案例”,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系全省唯一。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合作,促进更多创新成果来滁州落地转化。此外,滁州市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区域创新发展、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共同发展新格局。
滁州市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5个,每年销往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总额超500亿元。连续两年举办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共签约引进农业项目41个,投资额居全省第一。该市还突出农文旅一体发展,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为主线,谋划建设康养项目、特色民宿,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文化特色鲜明的长三角康养旅游目的地。加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联盟,每年赴长三角重点城市举办文旅推介会,2023年接待游客3680万人次、旅游收入330亿元,均增长70%以上。
10年谋划,5年建设,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以及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滁宁城际铁路起点站位于京沪高铁滁州站,终点站位于建设中的江苏省南京北站,全长设站17座,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14座。全长49.66公里的滁州段已于去年6月28日连线公里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开通运营,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以及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让滁宁两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今年,滁宁城际铁路南京段也已开工,两地同城化即将成为现实。
交通基础设施的全方位互联互通是“同城化”的关键。滁州编制沿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快速通道布局方案,谋划宁滁一体化协同发展交通重点项目近30个。连接江苏的省际高速公路共9条,大多连通南京,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全省第一。与沪苏浙形成了8条高铁城际、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5个内河港口的“铁公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共同打造“高速上的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航道上的长三角”“翅膀上的长三角”。此外,滁州还开通至南京公交班线条,占江苏全省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总数的近十分之一。滁州公交“亭城通”市民卡与南京等全国110个城市实现联网互刷。
“好邻居”变“一家亲”,协同共进唱好“同城记”。滁州还深化共享南京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为“宁滁同城化”提供了“最强黏合剂”。
医疗方面,滁州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等形式与长三角医疗机构合作项目200个。滁州市民通过南京都市圈预约挂号平台,可在包括滁州在内的都市圈9市1区133家医院8755个医学专科预约挂号。滁州市一院加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天长市人民医院、明光市中医院加入了南京脑科医院医联体,南京儿童医院在滁州城区和全椒县等地设立了3家分院。
教育方面,滁州从幼教、义教、职教、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积极引进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多所宁滁学校结对,包括滁州市田家炳学校和南京金陵中学河西校区等。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等知名中小学陆续在滁州设立分校。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滁设分校外,滁州还在深化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在宁大校大院大所的合作,打造“研发+制造”科创飞地。
政务服务方面,滁州深化与长三角城市政务服务合作,探索建设统一开放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在全市行政服务窗口,已实现14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72项事项南京都市圈“跨域通办”。安徽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在来安县与浦口区“跨省通办”专窗发放。南谯区探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审批、容缺审批制度改革,并建立了省际跨界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机制。
“融圈进群”,滁州步履不停,苏皖两省一体化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建设初见成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关键词: 星空体育,星空体育官网,星空体育app,星空体育平台,星空体育注册,星空体育网址,星空体育入口,星空体育登录,星空体育下载
咨询热线
0755-82802237